回复@ wzwswswz————再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逻辑错误
wzwswswz说:在有多种货币同时流通的市场上,常常可以在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看见写有不同货币的价格,例如x美元,y欧元,或z澳元等等。你说这些货币价格是不一样大的,那么请问,是其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如果不一样大,商家为什么要同时写上各种不同的价格?并且无论你向他支付何种货币,他都会按照标示的价格卖给你?
我说:呵呵,不仔细看,你说的还真能唬住人。你说的这情况,在实际中确实存在,但是,大多时候,只存在于极少数的场合。此是其一。其二,一个商品标注不同的价格,这些货币价格表面是不同,但是,他它们其实都是按照商品卖出者本国的货币作为底价换算的,它们换算后都是一样大。你的说法,其实,就是我的说法,就是我要批评的马克思的地方。我从来认为,按照马克思本人的的说法,一夸特小麦其实只有一种交换价值,而不是多种。多种的只是货币的形式(在马克思那里,就是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商品),而不是货币的价值(交换价值只有一种)。你连我的话都看不清楚,就问我谁大谁小,你怎么这么可笑。谁大?谁大?当然我比你大啊!你是赞同我对马克思的批评?
wzwswswz说:一夸特小麦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例怎么可能瞬息万变?在同一市场上,第一个人用x量鞋油换了一夸特小麦,排在第二的人来换就一定换不到一夸特小麦或者可以换更多的小麦了?按照你的逻辑,同一市场上如果有10万夸特小麦就一定会有10万个价格了?从1分钱到1000元。
我说:一夸特小麦在市场上的和其他商品的交换比例,确实不是瞬息万变,但是你@wzwswswz忘记了一点:第一个人用x量鞋油换了一夸特小麦,排在第二的人来换也能换一夸特小麦,排在第三的人来换也能换一夸特小麦,……当然,第一个人用y量银子换了一夸特小麦,排在第二的人来换也能换一夸特小麦,排在第三的人来换也能换一夸特小麦,……第一个人用z量食盐换了一夸特小麦,排在第二的人来换也能换一夸特小麦,排在第三的人来换也能换一夸特小麦,……请问问你@wzwswswz这个小孩子:这能换来一夸特小麦的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能否按照1比X量鞋油=1比y量银子=1比z量食盐…这样的比例进行实际的交换!请你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作为老师,我不断地提醒你,希望你明白,第一个人用x量鞋油换了一夸特小麦,排在第二的人来换也能换一夸特小麦,排在第三的人来换也能换一夸特小麦,只是因为x量鞋油和一夸特小麦,交换完成了,它们才有一定的交换比例关系如1比x量鞋油,而假如能换来一夸特小麦的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不能完成交换或者说根本不会按照1比X量鞋油=1比y量银子=1比z量食盐…的比例进行交换,何来马克思说的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这样的公式?当然,马克思用比喻的手法进行科学研究暂且不论。你倒说说看,这能换来一夸特小麦的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能否按照1比X量鞋油=1比y量银子=1比z量食盐…进行实际的交换!我看,在实际生活中,这些交换是不会存在的。不然,你试试,你拿着5块钱买来的糖去买5块钱的盐,你看人家会卖给你不?
马克思的问题就在于,他只看到了一夸特小麦和这些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两两之间的交换关系,而没有看到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这些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他错误的把一夸特小麦和这些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之间的交换关系和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这些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混淆在了一起,因此,才会导致他论证的错误。
小孩子,你连比喻和举例都分不清,因此,你就看不到马克思这里的问题。好了,来批判吧,等着呢!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