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076 33
2016-09-18
柏拉图的善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规律,这些思想家都在试图在一种历史和社会的领域中,以因果律来预测社会变化的最终目的,进而把自己的学说理解为规定世界是什么,世界的目标是什么的原理和蓝图,能流传下来的思想也大抵如此,如佛教等各派教类。
所以,通过这些思想家的理论,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思想进程的脉络,本人学识浅薄,所以本人给出的以下路径属于个人猜想性质,请不吝指教。
一,从目标出发,(注意不是从理论出发,理论是为目标服务的,)梳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脉络,寻找并发现主干(至少要自认为是主干),这一步并不算难,从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分类的差异性并不大就可以看出,只要通晓历史,有一个广阔的视野,可以做到。
二,扶主干,斧枝丫,寻找主干发展的动力,这一步很重要,也较少的人有这样的眼光,比如在一个王朝,光有一个明君是不够的,光是打土豪,分田地也是不够的,所以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基础才是主干,而经济基础发展的动力就是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三,能做到以上两点,理论就是核心,没有这个核心,以上就是空想。

所以,我看待〈资本论〉,就是这样的。以下再来细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9-18 14:38:01
解释学和发生学是怎样的关系???
《保卫资本论》电子版资料库




谈谈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发生学方法


保卫资本论讲经堂之十一 :寻找方法


tsp8001 发表于 2016-9-18 23:59
千万别将《资本论》神化,首先,仔细看懂再说,什么逻辑严密,什么普遍真理的话别再说了,我想告诉你们,《 ...

[学科前沿] 思想与〈资本论〉


我认为理解《资本论》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人类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从社会形态来看,原始社会进步到农牧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到商品社会或资本社会,这是整个人类社会至今的表象,而到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则是马克思的猜想。而这一猜想的逻辑根据在于第二点
二,经济基础可以理解为围绕生产力而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而生产力的重心是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对非商品时代,生产力的重心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在商品时代,生产力的重心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或别人的需求,而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这点如果理解不了,谁也没办法帮你。然后追求剩余价值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动力。
三,要想完成猜想,必先完成理论,动力必须在理论体系中表现出来,所以才有了价值理论。所以才能从理论上解释动力的作用,也才能从理论上分析追逐剩余价值的行为的性质,那些行为是剥削,哪些行为是被剥削的。
四,再从理论出发,依次对三,二,一,进行论证。

(动力论,是一个譬喻。内容没有说清楚。价值理论并非动力论的表现。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知识和逻辑。)

您的这个楼有贡献,再强调一遍:

科学二字,要义在“科学的方法”。

知识论,试图把科学体系化,严密逻辑化,就产生问题。


你的问题是什么!


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对《资本论》的解读,总不那么贴切,不那么正确,

(反面的知音,也是知音。您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首先,在于对于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价值理论不是马克思思想的全部,即使是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出现问题,对前述的两点的打击也不是根本性的, 当然,需要新的理论提供对第二点的支撑,一方面,动力学说,另一方面,剥削与被剥削的存在,当然还有一些方面也应该存在。

(反面的知音,也是知音。您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其次,对于《资本论》的批评,听到的,看到的太多,保卫资本论并不知道资本论并不需要保护,因为一般人也达不到思想者的高度,达不到高度还试图批评,你能相信业余一段能在专业九段的棋局中挑刺吗?而反过来那些说《资本论》无所不能的也是同样的问题,你能相信一套经济理论过百年而不被超越吗,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第三点,

(思想的保卫必须是知音者进行。行动的保卫室人民群众,是大众。因此,您的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所以,我以为,当然是就我而言,我能改变的是,一,创建新的价值理论,二,改造动力理论和新的秩序推理,三,为马克思的猜想提出新的佐证路径。

(反面的知音,也是知音!!您是以牙还牙,以制造“错误的马克思”捣毁“正确的马克思”,波普一族人士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8 15:34:45
1、从什么目标?人类的目标是什么?人类的目标是可以人为做到的吗?

2、什么是主干?

3、社会都有什么经济形态?经济形态是可以人为制造的吗?


请先弄清楚这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8 16:00:33
所以,我认为理解《资本论》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人类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从社会形态来看,原始社会进步到农牧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到商品社会或资本社会,这是整个人类社会至今的表象,而到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则是马克思的猜想。而这一猜想的逻辑根据在于第二点
二,经济基础可以理解为围绕生产力而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而生产力的重心是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对非商品时代,生产力的重心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在商品时代,生产力的重心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或别人的需求,而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这点如果理解不了,谁也没办法帮你。然后追求剩余价值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动力。
三,要想完成猜想,必先完成理论,动力必须在理论体系中表现出来,所以才有了价值理论。所以才能从理论上解释动力的作用,也才能从理论上分析追逐剩余价值的行为的性质,那些行为是剥削,哪些行为是被剥削的。
四,再从理论出发,依次对三,二,一,进行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8 16:27:24
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对《资本论》的解读,总不那么贴切,不那么正确,
首先,在于对于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价值理论不是马克思思想的全部,即使是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出现问题,对前述的两点的打击也不是根本性的, 当然,需要新的理论提供对第二点的支撑,一方面,动力学说,另一方面,剥削与被剥削的存在,当然还有一些方面也应该存在。
其次,对于《资本论》的批评,听到的,看到的太多,保卫资本论并不知道资本论并不需要保护,因为一般人也达不到思想者的高度,达不到高度还试图批评,你能相信业余一段能在专业九段的棋局中挑刺吗?而反过来那些说《资本论》无所不能的也是同样的问题,你能相信一套经济理论过百年而不被超越吗,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第三点,
所以,我以为,当然是就我而言,我能改变的是,一,创建新的价值理论,二,改造动力理论和新的秩序推理,三,为马克思的猜想提出新的佐证路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8 16:29:35
tsp8001 发表于 2016-9-18 16:00
所以,我认为理解《资本论》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人类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从社会形态来 ...
第二点就错了。第二点应该是第一点的继续,历史是连续的发展到今天的。没有什么经济基础之说。只有积累。经济社会需要的利润。从而也是对利润的追求。

马克思为什么在《资本论》第三卷里为什么要用大篇幅写剩余价值转化利润。就是社会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剩余价值。从马克思的例子来看就是转换也是打哪指哪。所以,他的所谓理论就是针对设想而设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