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06 0
2011-01-26



韩良露:台北「康青龙」街区的修学之旅

【联合报韩良露】2011.01.20 03:07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106546.shtml

前不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院的马杰伟教授,带了学院师生廿八人,来台北体验一场不寻常的修学之旅。


负责接待的南村落安排了四天三夜不一样的台北体验,怎么不一样呢?首先,第一天中午从机场接到这些港客后,坐巴士来到台北南区的旅馆入住后,一直到第四天离开,中间三天的旅程全都是安步当车。第一天下午先在「北区国际光点计划」中,为境外旅客所设立的免费的旅人茶房喝下午茶,看了一些以永康街、青田街、龙泉街为主轴的台北「康青龙」街区的纪录短片,短片内容是廿家,以赚生活而不只是赚钱的工作哲学为核心价值的店家。


看完了短片,因为知道香港的独立咖啡店和二手书店的数量微乎极微,当我告诉这些香港人,光是在康青龙这一带直线走路不过四十分的距离内,就有廿多家的独立咖啡店与近十家的二手书店时,这些旅客都忍不住惊叹出声。于是展开我们的咖啡店、书店的旅程,原本只计划二小时的漫步,却因为不断地拍照、询问、互相交谈,而延长至三个多小时。晚餐时有些曾来过台北观光的老师、学生说,光是当天下午所体验的台北,已经和他们以前所经验的一○一、士林夜市、西门町大不相同。有位女老师表示,春节就想带她在香港中学担任校长的先生,来从事这种有文化魅力的漫步旅行。


第二天也是从旅馆走路到旅人茶房集合后,先散步十来分钟,到殷海光故居。有学生表示他们在中学时念过殷先生的文章,殷海光在被软禁期间,常探望他的学生中就有一些香港侨生;也许正是这些人,替殷先生在香港延续了自由主义的生命价值。参观殷海光故居对这些师生而言,是一趟很好的文化洗礼,后来马杰伟教授还特别来信,感激这个行程让他们见证了一个哲人,如何在艰困屈辱的压迫下有尊严地活着。


之后,散步去了紫藤庐,介绍一间老房子如何转化成台湾茶文化与党外思潮的基地。而周德伟先生旧照片背后的对联,「岂有文章觉天下,忍将功业苦苍生」,也引起这些人注目。在几十年紫藤庐的历史时空中,这些十九、二十岁的香港年轻人都变得沉静了。


接着继续走小路走巷弄,沿途看这一区少数留存下来的旧屋,我告诉他们,不管是台师大的日治时期的老建筑,或丽水街的总督府山林课老宿舍,保留下来的油杉家园,都不是容易的事,都经过古迹保护的先知先觉者的抗争与运动,让他们知道只有靠市民意识的觉醒,我们的城市才能有身世。


三天的旅程结束时,他们看地图,才知道每天走来走去,好像去了好多地方,其实都只在康青龙小小的方圆内,只去了一个小街区,却觉得台北这个城市的文化生活何其多元、深厚与富启发性。有人说他会介绍快毕业的学长,在找工作前一定要来这里好好思考,人为什么要工作,以及应当找什么样的工作;有人说他没想到离开香港这么近的地方,竟然存有不是原始落后的慢生活,而是有文明便利的慢生活。


康青龙街区,并非聚光灯,也不是霓虹灯,只是个文化的幽光,却可让旅人照见心灵,看见台北不一样的价值。(作者为南村落总监、生活美食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