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韩良露:年菜文化生活
【联合报╱韩良露】
2010.02.13 04:02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425413.shtml
前一阵子传出有的饭店卖的昂贵年菜并非大饭店厨师亲制,而是代工食品,让有的消费者失望了,觉得花了冤枉钱。其实这些饭店年菜卖的本来就是招牌及食谱,和服饰香水精品业者找代工是类似之事,消费者买的是面子多于里子,但这件事情刚好让我们来想想年菜这件事。
很多人把年菜当大餐,但年菜不只是大餐,普通一顿大餐可以没有文化意义,但年菜却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富有节气、节庆内涵的食俗。
年菜起于农业社会中一年之终祭天地送神拜祖的祭品,也是家族团圆的年夜饭,准备的都是有吉祥意义的食物,如什锦如意菜、年年有鱼(余)、鸡(吉)汤、红烧元宝(蹄膀)、发菜(发财)羹等等,都是一些高热量、高胆固醇、高蛋白质的食物,刚好供农业时代一年吃不到多少油水的农民在年终大补之用。
但年菜却不只是除夕的那顿年菜大餐,年菜是贯穿整个春节的料理,这才是年菜文化的精髓所在,年菜文化正可显示出常民丰富的饮食生活的面貌。
即便在卅多年前,台湾还过着有年菜文化的生活,从正月春节前的农历腊月,还住在平房有后院的家里,就开始腌肉做腊味,再吊挂在檐角风干,年糕则是拿自家的米与糖,到北投小镇旁的农家,由他们用石磨碾米浆,加糖再蒸成甜粿年糕,父母会带着我们上街买南北货,除了自己用,也会准备一些送长辈亲友的。因此从腊月起,亲友就会互相走动,爸妈给陆家奶奶送去红枣、莲子、桂圆,夏伯伯送自家制的香肠来。
随着年节近了,家里的厨房也越来越忙碌,要自己制好守夜用的甜酒酿、露天用柴火炉灶熏鸡、熏鱼,厨房旁的水缸养了几条活鱼吐沙、耐摆耐放的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长年菜等堆成一堆,家里每天都有不同的香味飘荡着,我们这些小孩子随时跑进厨房去偷吃,卤成一大锅的五香豆腐干、海带、鸡翅、鸡腿、牛腱、牛肚用容器分批装好,放在冰箱中供过年期间当零食吃。什锦如意菜要花上一整天炒好、晾冷,除了供自家用一整个春节,还要分送邻居。
到了年夜饭那一天,桌上当然是盛宴,但年菜绝非只吃一餐一晚,年菜好味道反而是在后面,年夜饭喝不完的鸡汤,第二、三天加香肠、长年菜、切片的宁波年糕煮成杂煮年糕汤,往往更好吃、吃剩的蹄膀肉加大萝卜熬更入味、年年有余剩下的鱼,做成鱼冻沾老醋吃、天天吃都吃不腻的什锦如意菜配白粥吃、吃剩下的腊肉炒大白菜又是一餐好饭。
年菜的意义就在杂煮、混搭、变换出不同的料理,是家庭厨艺的美好表现,懂得用吃剩下的好料,搭配常见的食材再创精华;是年夜饭的高潮后平民百姓过普通日子的智慧,不管年夜饭多丰富,大年初一北方人想吃的只是简单的饺子,南方人则是炒年糕、煮年糕,客家人吃粄条、闽南人吃粿条。
今年家中准备了什么样的年菜?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年菜不只是年夜饭而已,花点心思在春节期间利用年夜饭吃剩的食物下厨来杂煮吧!今年春节,让我们重温年菜文化生活。
(作者为南村落总监、生活美食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