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850 69
2018-02-10
“机器工业把科学和巨大的自然力并入自身,因而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但是,一方之所得是否是另一方之所失,使用机器所节约的劳动是否比制造和维修机器所花费的劳动更多,这一点并不清楚。象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而只是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所以说,它自身的价值进入了产品的价值。机器不是使产品变得便宜,而是使产品随着机器的价值相应地变贵。很明显,这种大工业特有的劳动资料与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所使用的劳动资料相比是极为昂贵的”。[1]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389页。



萨缪尔森用以下事例对所谓“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正比”提出了质疑:

“⑴ 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他的收入会增加;但如果所有农场主的收成都打破记录的话,他们的农场收入却会下降。⑵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更多的货币,那么他的境况会变好;但如果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多的货币,那么整个社会反而可能变糟。⑶ 如果对某一特殊行业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该行业的生产者可能会因此发财;但如果对所有的行业都征收高额关税,则绝大多数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变坏。⑷如果某一个学生考得很好,他的得分等级会提高;但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考得不错的话,则平均的得分等级却不会发生变化”。


实际上,这种“丰收悖论”早在马克思以前就已经为经济学家们所认识到。比如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就曾有这样的观点。他这样说:“因此我们看到,地主的利益与迅速而普遍地引进农业改进是对立的...地主受到亏损不是由于他的领地改进,而是由于其它领地的改进,尽管与这些改进的同时,他的领地也改进了。谁也不会怀疑,如果他能只在自己的一块领地上坚持改进,并把其土地产品增加的盈利与原来的高价结合起来,那末他便由于改进而有很多盈利。但是,如果同时在所有土地上进行改进,则价格不会保持原来的高度,所以断言地主在这种情况下不得利而失利,则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穆勒政治经济学概述》,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1版,第282283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2-10 10:20:53
创造的主体一般视为人,假设将主体扩大范围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神创造,自然创造,假设可以这么说。创造应是先创造产品。产品被交换,便变成了商品。商品不仅仅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用来交换的产品。假设机器独立创造产品,产品自动被交换。实例是无人工厂或自动售货机。假设有新的价值产生,那么是否可以说机器创造了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10 10:21:14
创造的主体一般视为人,假设将主体扩大范围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神创造,自然创造,假设可以这么说。创造应是先创造产品。产品被交换,便变成了商品。商品不仅仅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用来交换的产品。假设机器独立创造产品,产品自动被交换。实例是无人工厂或自动售货机。假设有新的价值产生,那么是否可以说机器创造了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10 11:49:14
还是人吧。机器的制造、设计、维护都不是人的劳动价值转移了吗?然后再由机器转移到商品中去。机器的出现就是复杂劳动的结果,所以比手工劳动效率高,归根结底是劳动分工和技术投入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10 12:02:15
你引用的这些,和机器创不创造价值没大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10 15:48:23
“机器工业把科学和巨大的自然力并入自身,因而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但是,一方之所得是否是另一方之所失,使用机器所节约的劳动是否比制造和维修机器所花费的劳动更多,这一点并不清楚。象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而只是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所以说,它自身的价值进入了产品的价值。机器不是使产品变得便宜,而是使产品随着机器的价值相应地变贵。很明显,这种大工业特有的劳动资料与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所使用的劳动资料相比是极为昂贵的”。[1]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389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