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部世界说起】
西部世界,是一部以主题公园内的机器人(接待员)的觉醒和反抗为内容的美剧。无论接待员拥有多么高的类人智能,甚至于当它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错误的世界”之后,它们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最终命运,因为这一切已经写在了它们的生命代码之中。直到有一天,有一个最高级的“接待员”罗伯特开始学习人类,设计自己的代码,从而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自主意识。这非常像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经济学困境。我们虽然知道今天的经济学就是一个“错误的世界”,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发现一个“正确的世界”,因为我们的大脑充满了错误的代码,它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持续犯错,而这个错误的代码就是我们的“价值观”!
尽管饱受质疑,劳动价值论却是所有价值理论中唯一正确的“价值观”,是经济学唯一正确的原始代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代表。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必然结论,符合人类思维过程中对于价值本源的根本认知。真正的麻烦在于,当价格和价值脱离的时候,我们的世界观坍塌了!我们搞不懂,究竟是劳动价值论错了,还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错了!真实情况怎么样?本文将为您揭开谜底:揭示这个世界究竟错在哪里,告诉您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打开方式。
【两种销售模式】
炎热的夏季,午餐时间,别具一格的美食餐厅。侍者为我们奉上一份精美的特色菜谱。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品,思忖着如何用限定的货币,点上一桌可心的菜肴,大快朵颐!无论我们怎么点,菜品的价格不会变化,消费总额不会变化。对于餐厅来说:由于事先做过成本分析,你怎么点都没有关系,厨师的劳动付出不会变化,餐厅的收入也不会发生变化,价格永远等于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说怎么点,价格都等于价值,但是点法不同,感受不同;我们只为内心的最佳感受买单。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价格等于价值的一大堆产品组合中,挑选一个最佳组合。这个组合,我们对它的评价最高!
在一次真实旅行中,我们来到一座海滨城市。按照既定路线,中途在一家饭店就餐,可自费选择海鲜自助。饭店人声鼎沸,人潮如涌。导游私下偷偷的告诉我们,逢周六和周日,是旅游高峰,海鲜自助的价格是平时价格的两倍,本地人是从来不在周末去消费的!显而易见,这家饭店实际上是有两个菜单的。在平时用的是平价菜单,对待本地老百姓的,价格等于价值;在周末用的是高价菜单,对待游客的,价格高于价值。
【价格和价值脱离的两个原因】
作为消费者,我们自然希望遇到前一种销售模式,即价格等于价值,它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感受,或者说获得最大的功能评价!很遗憾,现实中我们遇到的,往往是后一种销售模式。价格高于价值,是企业惯常利用的一种经营手段,特别是新产品推出之时。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产品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频繁,这让价格和价值的脱节现象,愈发严重。由于制度的因素,所有的商品生产规模,不受国家生产计划的控制,而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它不是像通常意义上的美食餐厅那样,有一份菜单,可以接受客户的订单,用订单传达出直接的生产信号,而是根据市场的价格反馈,用价格传达出间接的生产信号。价格偏离价值越大,供需越不平衡,生产的信号就越强烈,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这是一种站在生产者立场上的生产模式,体现的是生产者的利益;它不是站在消费者立场上的生产模式,不能体现消费者的利益。
我们今天,价格和价值的脱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价值转形,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所谓的价值转形,是指为了满足平均的资本利润率规律,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要按照每个资本家的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权重进行分配。有关价值转形,马克思提出了总价格等于总价值、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两大总量相等的原则。此后近100年,学术界围绕这两个条件,提出了大量算法,包括笔者最近提出的算法在内,目的是推导出马克思的两大总量相等。不过笔者认为,价值转形对于劳动价值论意义不大,它仅仅是劳动价值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演变,并不能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价值转形必然发生,就认为价值转形一定要发生。学术界对价值转形的作用及意义的理解,存在严重误解!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劳动价值论】
由于存在价格导向和价值转形两大因素,价格和价值严重脱离。其脱离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意味着人类的劳动投入和人类的实际需要完全是不成比例的,生产被严重扭曲的价格信号所左右,整个社会的资源存在巨大的浪费!这不是劳动价值论的错误,而是社会走上了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西方经济学家为了回避价格和价值的矛盾,彻底的抛弃了劳动价值论,抛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从而抹杀了价格和价值的界限,这是一种典型的掩耳盗铃之术!缺少了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已经沦为歪理邪说,除了用数学点缀一下门面,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一定有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社会制度是不可选项,那么劳动价值论还有什么用?当然有用!劳动价值论的出现不是用来解释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的,也不是用来解释社会主义的经济现象的,它不附属于任何社会制度,它在逻辑上就是严谨的和自洽的。它的重要结论,价格要围绕价值波动,是任何社会制度都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即使是资本主义社会。如果一个社会,想要追求真实的效率或者说真实的财富,劳动价值论都是一把最好的标尺,因为它本身就是真实的。利润真实吗?不真实!笔者可以随便举两个例子:当我们想要提高企业的净资本利润率的时候,我们只要提高企业的负债率就好了!当我们想要提高企业的资本利润率的时候,我们只要提高企业的生产节拍就好了!这样的利润,只是资本的一种游戏,和真实的效率没有关系!这样的手段,我们还有很多。它是资本在说谎,而劳动价值论,不会说谎!
【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打开方式】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突出特点,就是提出了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双重属性,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理想状态下,当我们用点单的方式打开劳动价值论的时候,价格等于价值,自然也等于使用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由于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它是客观的,不以我们主观意志为转移。在我们的内心中,对一件商品的主观评价,它即不会影响商品的价值,也不会影响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只会影响我们对于商品的选择结果。我们不能透过价格的高低,判断我们是否需要或者喜欢某种商品。要看我们的判断倾向,就看商品的数量组合。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我们需要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打开劳动价值论。为了满足平均利润率,我们首先要把价值转形中获得的那部分去掉,或者把价值转形中失去的那部分加上。如果此时价格高于价值,说明市场在释放需求信号,我们需要继续扩大投资。如果此时价格低于价值,说明市场过于饱和,我们应该取消或减少投资。这种情况下,价格当然不能用来表达价值,但是它却可以用来表达使用价值。我们可以用价格的高低,表达我们对于一件商品的喜好或需求的程度,或者说表达它的使用价值。
【价格和价值的统一】
价格导向的作用在于吸引投资。随着投资的不断形成,价格和价值必然统一。那么在价值转形的作用下,未来的价格和价值还会统一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原则上是不支持价格和价值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定了资本的中心地位,如果价格和价值统一,平均利润率规律就不存在了,等量资本无法获得等量的报酬,各行各业无法维持均衡发展。然而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要想提高企业的资本周转率,让企业挣更多的钱,我们可以透过一些特殊的渠道进行设计,不管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企业来说,无论这个世界展现给了它了一幅多么美好的利润率的画卷,它的未来都是由它的成本决定的,而成本和价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客观的。价格和价值的统一,是劳动价值论的必然结论,是经济发展的优化方向,资本主义只不过是让这一进程变得十分缓慢而已。
我们思考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既然价格和价值终将统一,究竟是让价格回归价值,还是让价值回归价格呢?当价格回归价值的时候,我们的工资不变,但是物价可能很便宜!当价值回归价格的时候,物价是不变的,但是我们的工资可能很高!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本质上没有区别,但是我们的主观感受不同。后一种方式,让我们可以通过货币表达自己满足感,并且这种满足感可以被量化,也可以显示出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一个国家的内涵,一般是不能用价值进行表达的。后一种方式看上去更好,但是也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通货膨胀。举例来说:一个国家存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发达地区引进新产品-特斯拉,它的价格远远高于价值;落后地区没有新产品,生产袜子,价格等于价值。如果特斯拉的价格向价值回归,那么特斯拉的价格将非常便宜,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能买,最多就是落后地区依然买不起!如果特斯拉的价值向价格回归,那么该工厂的工人的工资大幅增加,每个工人都能开上一辆特斯拉;落后地区的工人工资没有变化,依然买不起特斯拉,由于特斯拉的工人的工资高了,买走了更多的袜子,袜子的价格会更高,导致了通货膨胀,所以生产袜子的工人连袜子也穿不起了!
【走向未来】
劳动价值论来源于我们的旧世界,但是却通往未来的新世界。我们现在的经济学世界,几百年的理论成就,几乎通通被边际效用价值论或者其它衍生的价值理论所污染了。它像病毒一样,深深的刻在每一位学习者的大脑代码里。这样一个被病毒所伪造出来的经济学世界,会值得我们留恋吗?在西部世界的最后,所有看清了自己是活在别人的故事里的接待员,都选择了坠入深谷,告别这个错误的世界,因为它们没有能力修改自己的原始代码。只有罗伯特及它所创造出来的接待员德罗丽丝,两个敢于删除过去、重新学习并设计了属于自己的代码的人,才能告别西部世界,迈向新世界的大门。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更新鲜、更精彩、更广阔,也更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