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詹伟雄:传记式消费
【联合报╱詹伟雄】2010.05.16 03:20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602183.shtml
如果有一天,你心血来潮,把近年来所买的东西和器物一一罗列出来,检查一遍。你可以发现:每一件商品背后,总隐身着一个故事,诉说着当初你会买下它的关键;而商品与商品之间,也就是这一个故事与那一个故事之间,也总存在着藕断丝连、若有若无的意义牵连。
举例来说:近年来,我们家大小四口买了不少无印良品的文具,尤其是那半透明笔身的细字钢珠笔,各种颜色加起来有一百五、六十支之谱;两个小孩喜欢运动,买的运动鞋和排汗运动衣不计其数,但他们都只选Nike,倒是两老买了不少双New Balance;现代家庭中三C产品繁多,吾家也不例外:手机、数字相机、iPod、笔记型计算机、PS3和Wii,其中,Sony、Canon与Apple占绝大宗。
三年前,吾家女主人因代理权易主的清仓拍卖,买回了可用上十年分的Issey Miyake寝具,结果用起来却愈来愈觉得它毫不过时;今年上半年,我们决定把两部房车卖掉,换一部柴油的跑旅车,选车时,我们考虑的优先标准是「必须完全与iPod兼容」;厨房里,堆着四箱从Costco买的Pellegrino气泡矿泉水,以及一包包折好的松青超市购物塑料袋,这才发觉,我们已用了十多年的橄榄油、色拉油是什么长相都已不记得了……。这些东西有的便宜、有的稍贵,但不脱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范畴,反思起来,它们笼统地组合成我们家当下的「理想生活图像」。
省视这些器物,不免浮现各种回忆,譬如说:每一次要拆开Apple产品的包装之前,会有种莫名期待,准备享受着「图穷匕见」的小惊奇。每次烧菜煮饭,要取无印良品的钵皿来盛菜之时,总不由自主地戒慎起来,非得细细地把食物摆出一种清爽的气质不可。小孩们是标准的NBA篮球收视户和运动者,自然地,他们总认为穿上带有勾勾标志的鞋子,比较容易接近「小飞侠」的身手。这些固然都是想象,未必在真实中都能实现,但别忘了,我们愈来愈常是根据「想象」─而非「实是求是」的客观验证─来消费。
Pellegrino气泡矿泉水和柴油跑旅车、iPod有什么关系?仔细想来,也许和我们身为中年人的处境有关:想降低些甜分、想减量─两部车减成一部车,意味着生活要重新安排,捷运和公交车的地图变成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宜兰和苗栗要成为新熟悉的邻乡,买部跑旅,看来更像是一个对「新探索」的向往和承诺(以后会真的实现吗?)
因为工作愈来愈复杂,生活也就必须相对简单,最好只用一种笔,以免在急着要写字时,还要面对笔筒里那一堆不免让人愠怒的选择。这诸般种种,是我们对生活反思过后,所构想出的一种应对的策略群组,商品愈来愈成为我们生命传记中的一部分,它们不只以物质的形式「标志」着我们的生活,也运用它们的故事,来建构着我们自身生命的意义。
现代人的「自我」,是由一连串我们己身的过去故事、当下故事以及「未来期待中的故事」所组合构成的,因而,这个时代最犀利的发明,往往不是那些功能强大、超级便宜的商品,而是那些能深入现代人的传记故事之中,营造希望、抚慰悲伤、创造人们存在感的商品,譬如一支半透明0.38mm的粉蓝钢珠笔。
(作者为学学文创志业副董事长)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