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平路:坂本龙马与郑芝龙
【联合报╱平路】2010.12.24 02:11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053077.shtml
福山雅治主演的「龙马传」正在台湾播映,从郑芝龙去世到坂本龙马出生,尽管有一百七八十年的时间差(坂本龙马1835—1867,郑芝龙1604—1661),两人因应的却都是黑船跨海而来侵门踏户的海权时代,若论出格的作为与不同流俗的视野,他们可以放在同样的天平上衡量。
事实上,坂本龙马与郑芝龙有很多相似处。都通晓洋务、会说外国话,熟悉贸易规范,他们都经营过企业,且以企业结合军事。龙马在长崎建立日本最初的商社「龟山社中」。至于郑芝龙,他经营规模更大,贸易营利用来养军队,再以军队保护商机,郑芝龙最擅在夹缝中壮大。北自日本九州岛南到今天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曾经属于郑芝龙的势力范畴。
他们都白手起家。龙马出身下级武士,脱藩之后浪荡江湖,合纵连横,生涯中包括倒卖军火(用今天的语汇可以叫「倒爷」)。很相似地,郑芝龙长时间亦侠亦盗、亦官亦民,做的多是投机生意。
重要的是,坂本龙马与郑芝龙,他们又都以一己对海洋的切身经验,深知强大海军的重要。龙马成立海援队,集结对海洋事业有志向的年轻人,综合营利、开拓与维持秩序的目的,龙马更希望有一天,发展出世界性的海援队,预期的效应遍及全球海域。至于郑芝龙,趁着明末一场乱局,日本发布锁国令,他的海上武装力量曾多达一二十万人,数次以火攻大败荷兰。
正因为龙马与郑芝龙的时间差,龙马更有机会见识到西方政治制度,他提出「船中八策」﹐其中议会、宪法、内阁制的构想,促成了「大政奉还」与「明治维新」,奠定日本之为现代国家的规模。
两个人的去世都一样悲剧。
坂本龙马的遇刺似乎更符合英雄陨落,至于郑芝龙,那是在京城菜市口人头落地,罪名是「郑芝龙在狱私与逆子郑成功往来书信,密行事款,罪证俱在」。他的人生曾经充满算计,降清,却不是明智的选择。
这一降担了多少骂名。比起龙马是日本国民英雄,受热爱被尊崇,有关龙马的漫画、小说、电影、大河剧不知凡几,郑芝龙的评价为后人所不齿。
郑芝龙的衰运除了他是降将,又有个儿子做为对照组。我们的文化传统首重忠君,对比于郑成功的延续明室,郑芝龙被认为民族观念淡薄。郑成功希望他反清复明﹐而郑芝龙不听,从此父子分道,一句:「父既误于前,儿岂复再误于后乎?」从此,郑芝龙也被后世认为是一误再误。
然而这对父子,谁比谁更有超前的格局?谁更前瞻到时代走向?郑芝龙降清,在他的算计里,焉知不是把新入关的清朝带向海洋的视野?可惜清朝以弓马得天下,对海商崛起的局面无从想象,对海权时代的未来缺乏兴趣,把郑芝龙当做前朝余孽,推迟了理解西方新事物的时间表。迟到十九世纪末,列强硬行打开门户,对民族自尊心是更大的挫败。
回看历史,所谓大是大非,跳出原先的语境,此一时彼一时,很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回归历史中的个人,坂本龙马与郑芝龙,创造时代,而不被时代囿限,他们都是出格的英雄!
不被原来的格局所限,开创出超前的宏观视野,这才是传奇人物启迪后世的意义。
(作者为作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