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7869 107
2014-03-11

FREE (免费)
(《长尾理论》作者对未来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商业人士必读!)

作者:Chris Anderson (克里斯·安德森)

英文版出版社:Hyperion
中文版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英文版页数:304
中文版页数:320

内容简介:
       免费商业模式业模式,它所代表的正是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商业未来。
       在《免费》这本书中,克里斯·安德森认为,新型的“免费”并不是一种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营销伎俩,而是一种把货物和服务的成本压低到零的新型卓越能力。在20世纪“免费”是一种强有力的推销手段,而在21世纪它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究竟什么是免费商业模式?根据作者的说法,这种新型的“免费”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电脑字节基础上的经济学,而非过去建立在物理原子基础上的经济学。这是数字化时代的一个独有特征,如果某样东西成了软件,那么它的成本和价格也会不可避免地趋于零。这种趋势正在催生一个巨量的新经济,这也是的,在这种新经济中基本的定价就是“零”。
      对我们个人来说,“免费”是一种涤荡旧有思维的商业体验;而对企业来说,“免费”更多的是一种生存法则,一种可以改变旧有发展模式而实现脱胎换骨的“动力机器”

相关推荐:
   继《长尾理论》之后,克里斯·安德森,这位站在世界商业模式最前沿的时代巨擘,又为我们带来了“免费经济学”的理念。《免费》从商业模式的角度阐释在一个价格为零成为常态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对《长尾理论》的延伸和拓展。
  在用户期待免费产品和服务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家不仅需要创新产品,更需要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免费》为我们阐释了“免费经济学”背后的原理,创造了代表商业未来的新型商业模式,为企业在零成本、零收费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作者简介:
       克里斯·安德森,自2001年起担任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他被誉为“信息时代的精神领袖”。在其领导下,《连线》杂志九度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的提名,三次获得“卓越杂志奖”金奖。
       他的作品《长尾理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轰动,该书也成为全球畅销书。

媒体评论:
  • 随着商业分销成本的急剧下降并趋于"零",克里斯·安德森又一次引领了未来的商业趋势。
      ——埃里克·施密特 Google 创始人

  • 互联网时代,"免费"的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是在"免费"的推动下,众多互联网公司获得了公众的青睐。如果你想了解"免费"是如何重塑我们这个时代的,建议你一定要读一读克里斯·安德森的这本《免费》。
      ——李开复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免费是互联网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用免费的产品和服务去吸引用户,然后再用增值服务或其他产品收费,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普遍成长规律……本书中有很多关于免费的观点很有启发性,希望读者能领会"免费"的精髓,而不是表面的"免费"。
      ——周鸿祎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免费与中国文化的兼容度,要远高于与美国文化的兼容度。免费在美国近于异端,在中国却是正统……每个中国人读《免费》,应有心领神会的感觉,这正是现代化测试场上脑电波的共振。
      ——姜奇平  《互联网周刊》主编

  • 这是一本耐看的书。读完这本书,你会感觉到,你所熟悉的传统经济学中关于"免费"的种种论调,已经变得庸俗不堪了……"免费"绝不是"诱饵"或者廉价的附属品,它可能成为未来经济的新形态、新范式,预示着思想和精神的"富足时代的到来"。
      ——段永朝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

  • 作为商家,只要免费能获得用户的注意力和忠诚度,就可以尝试。因为总有5%的VIP客户愿意主动付钱,或者你总可以从互补的产品中获得收益,这就是本书的真谛。
      ——吕本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 免费加收费模式的核心是,在免费服务上赔钱,但在溢价的付费服务上赚钱,同时把前者作为一种廉价的推广手段……将来,免费加收费模式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会一方面允许企业保持免费所带来的规模效益和广告收入,另一方面又允许它们开辟额外的收入来源。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 《免费》是比特经济时代有效的催化剂。
      ——《泰晤士报》

  • 《免费》提出了一些充裕经济学的引人入胜的观点。
      ——《经济学人》

  • 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本书对免费产品和服务的历史、现状以及数字技术如何实现经济创新等进行了深刻、冷静和严谨的分析。
      ——《金融时报》

本帖隐藏的内容

电子版资料:
《免费》中文+英文版:https://bbs.pinggu.org/thread-844787-1-1.html

好书一起看:
分享【经管书评140311】帖子的‘标题+链接’+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书评】到QQ群或者微博,将截图回复在下面,会获赠论坛币: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3.所有奖励均可叠加,奖励不封顶。


【往期链接】(有奖评论分享仍在进行中)
【经管书评】创意&热情召集令
【有奖活动】★★原创书评征集令★★
《证券分析》 本杰明•格雷厄姆 / 戴维•多德
《投资经典:金融炼金术》 乔治·索罗斯
《漫步华尔街》 伯顿 G.马尔基尔

《战胜华尔街》 彼得·林奇 / 约翰·罗瑟查尔德

《史蒂夫·乔布斯传》 沃尔特·艾萨克森
《风雨哈佛路》 莉丝·默里
《股票作手回忆录》 埃德温·李费佛
《非理性繁荣》 罗伯特·J·希勒
《说谎者的扑克牌》 迈克尔·刘易斯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彼得·林奇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 范 K.撒普
《贼巢》 詹姆斯·B·斯图尔特
《泥鸽靶》 弗兰克·帕特诺伊
《1929年大崩盘》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巴菲特传》 罗杰·洛温斯坦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沃伦·巴菲特
《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超级交易员》 范K.撒普
《聪明的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
《短线交易大师》 杰克·伯恩斯坦
《短线交易秘诀》 拉里·威廉斯

《短线狙击手》 安杰尔
互联网书单_推荐十本书
附件列表
免费大图.jpg

原图尺寸 33.01 KB

免费大图.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11 11:31:40
你的书评是什么?回复在下面吧~~分享你的观点,同时赢取论坛币:)
分享无界限,奖励无上限!!!!

你的只言片语也许能给大家更多的帮助与思考...
网友说:
  • 免不免费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后面的规律:
        免费、不免费
  真免费、假免费
  免不免费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后面的规律   
  记录一些心得。
  在免费心理学一章中,谈到了“心智交易成本mental transaction costs”。其实,所有的交易都存在这个心智成本,最终的交易都是交易意愿做的最后决定。也许是图便宜、也许是图它奢华、也许是被上司胁迫、也许是为了拿回扣、也许是怕上当,不一而足。而当我们把在交易中弹性的因素“价格”发挥到,零价格,自然对于人的心智产生强烈影响。作为微支付,确实这方面的冲击不够。所以,不管是否免费,大家其实就是要好好考虑客户交易时的心智状态。   
  “免费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是化推广产品和服务的上佳手段,但如果这并非你的目标的话,那么就会产生反作用。”   
  三个摩尔要素(符合类摩尔定律的要素):在IT领域的这三个要素就是处理器、存储装置、带宽。或者称为符合学习曲线的要素。   
  “如果你所生产的东西能有规律地降价,那么你不妨尝试一下看似有些不可思议的定价方法。你可以不必按照产品如今的售价来定价,而是按照它今后的售价来定价。”  
  “科技专家的职责并非想明白科技的合理用途。相反,科技专家的注意力要放在把科技产品变得更便宜、容易操作、随处可见,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而这种科技产品也能达到无处不在的程度。我们这些消费者自然会决定科技产品应该具体用于什么用途,因为我们每个消费者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又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知识背景以及和外界打交道的不同方式。”   
  “长期的角度来看,价格趋势是由技术本身决定的,某种商品数量越多,那么价格就会越便宜”   
  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根据提出者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命名)   
  1984年在次黑客大会上,斯蒂沃特.布兰德提出了史蒂芬.列维提出的七条准则中的第三条:“一方面,信息想要变得昂贵,因为它很宝贵,在恰当的地点得知恰当的信息,能够改变你的人生。而在另一方面,信息也想要变得免费,因为发布信息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因此这两种趋势在互相牵制。”人们总是记住免费拿一半话,而忘掉昂贵那一半。而且注意,这段话的主语是“信息”。   
  “免费给所有市场都带来了更强的流动性”
  “流动性通常被视为一个金融术语,但实际上它适用于存在关联方的任一系统。”   
  安东尼.库尔诺:“公司间的一切竞争关系都与他们生产产品的数量有关”
  约瑟夫.波特兰德:“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那么当互联网产品的边际成本接近零的时候,那么免费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了。   
  “谁是健身房最威推崇的顾客?就是那些交上会费之后从未现身的家伙”。当然,如果他/她能够继续续费,就更美妙了。   
  “任何的充裕都会带来另一方面的匮乏”。比如,供给的充裕会造成“客户的注意力”“客户的时间”的匮乏。   
  “在动物王国中哺乳动物的后代最少,因此我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保护我们的每一个后代,从而使他们都能长大成人。一个人的死是个悲剧,有些时候甚至令生者永远无法从悲痛中平复的悲剧。我们更珍视个体的生命高于一切。”
  人对于生命的道德是这样,而从昆虫、鱼的角度看,个体生命的价值可能就会不同了。   
  拿扫地机器人来说。“它可能花一小时去做你5分钟就搞定的事情,但是花的不是你的时间,是机器的时间,而机器有的是时间。”
  
  • 免费的商业模式:
   模式1:直接交叉补贴
          就好像买产品送服务、买一送一
   模式2:三方市场
          如,我们免费看网站,而网站向第三方广告商收费
   模式3:免费加收费
          限定时间:如30天免费
          限定特征:如基础版免费
          限定用户数:如5用户以内免费
          限定客户类别:如教育领域免费
          免费+收费要关注两者的转换率
         免费时代是个体经济再度繁荣的时代:
         先说和这本书内容无关的。读书的重要性对于每个读书的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我来说,其中一条是能帮助我理解复杂世界背后的规律。当把看似毫无关系的事情用相同的线索串起来的时候,这感觉集中了思考的乐趣——进行抽象一直都是人类喜欢的活动。   
  回到正题。这本书的几篇推荐序都提到本书有些啰嗦,不过换个角度看,这正是Chris Andersen的风格——善于把道理抽丝剥茧,讲得丝丝入扣。很多人看完本书可能都会有一种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冲动。我也按捺不住冲动,试试总结一下。   
  这本书讲了下面我们都能接触到的两种生意的区别,一种是买方便面的,一种是在youku上看视频。对于方便面的生产商来说,他要尽量用有限种类的商品满足80%的客户,而放弃20%口味非常独特的客户。对于youku来说,他要对80%的客户免费,而对20%有独特需要的客户收费(免广告、高清等)。前者的利润来自于口味大致相同的80%的客户,而放弃20%的小众客户;后者的利润来自于20%口味独特的客户,而对80%的大众用户完全免费。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前者出售的是“物理”上的商品,边际成本客观存在在那里;而后者出售的是“数字”和“信息”,其边际成本低到几乎为零——因为背后的支撑物:处理器、带宽和存储介质的价格一直在下跌。  
  非常巧的是,在阅读这本书的两三周里,从媒体上看到下面这些新闻,它们都具有一些“免费”经济的特征:   
   * 张震岳免费发布自己创作的音乐;
   * 小米发布超低价电视;
   * 百度、高德几乎同时宣布旗下的地图、导航产品免费;
   * 北京公交公司开通了定制公交专线,乘客可以自己设计路线,只要同行乘客数足够多,就可开通这条线路。它虽然比乘坐普通公交贵,但是因为车辆可以行驶在公交专用道,因此极具吸引力;
   * 广东一家月饼工厂可以让客人现场制作DIY的月饼。由于报名人数众多,顾客需要等两三个月才能排到。   
  在上述的案例中,没有一个是类似于youku那样出售“数字”的,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大众需求维持低价甚至免费,对小众需求收取高费用。这也道出了免费时代的“生意经”,开始关注为小众、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在工业革命之前,生产几乎都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能力飞跃,产品被大量的制造,人们的需求正以越来越低的成本获得满足。然而这背后的代价却是消费者正在被标准化、格式化,再也吃不到真正的“手擀面”,找不到像自己母亲一样细心的月嫂服务。不过的工业革命似乎继续在打破这个平衡,生产同质产品和提供同类服务的成本不断降低,甚至到“零”。这个趋势不仅仅发生在互联网,就连工业革命的中心——制造业——也随着3D打印的到来而悄然改变。我相信,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产品和服务将会再度繁荣起来,就像工业革命之前那样,但是其前提和程度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了。  
  结尾我想讲刚刚参加完朋友的一场婚礼上的事。这位朋友的婚礼上有一个甜品台,婚礼当天早上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在往上面摆放曲奇、Muffin、棒棒糖、奶油蛋糕、棉花糖等等,就像一个大大的童话乐园,大部分甜品是我从来没见过的。这个甜品台当天吸引了无数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驻足和品尝。经过询问,我才知道这些甜品都是那对夫妇自己做的,而他们也有自己的主业,公司白领和IT工程师。他们在网上发布消息,专门为婚庆、宴会提供甜品制作、摆放服务。虽然他们的价格不算便宜,但是他们能满足客户定制化的需求,比如用料、款式、品种等等,再加上他们的年纪和客户通常相差无几,生意做下来还能交些朋友。对于我来说,更愿意购买这种按照自己想法制作的、即吃即做的甜品,而不愿意去超市买保质期半个多月、千篇一律的商品。   
  在这个免费的时代,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先进的技术都能让你以极低的成本为大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将是一个个体经济、端到端服务再度繁荣的时代,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科技进步与享受到更符合个性需求的服务的时代。

  • 新时代的大众行为模式:
        读之前都没有注意这跟the long tail 是同一个作者。很喜欢作者对新的免费模式下企业如何运作的收集和分析。个人觉得全书的高潮就在结尾50种免费模式的运用和举例上面了。现在的人,尤其是中国,在从免费到收费模式的进化上有很多very creative and ingenious ideas,读来耳目一新。  
  跟看the long tail一样,有一个疑问,作者的角度是觉得新的一代人自然的就已经形成了web2.0的参与感。真的是一代人都这样吗?还是从一个wired magazine editor的角度看,看见的是一个biased sample?  
  不是很清楚现在的年轻人在上网的时候参与contribute和consume information的比例是多少。我这样的中年人里面,比例上说感觉还是比较小的。好像说任何一个论坛,一定是潜水者远远的多于灌水者。有很多人阅读一些好东西,但是去点"like"或者推荐的却实在不多。   
  也许我对Web2.0的期望太高了?   
  至于对免费和付费服务的评价,这本书是09年的,现在11年,感觉yahoo mail早就被gmail打败了吧,的确没有什么可比性啊。当然我并不觉得这个是unfair advantage,市场决定了gmail 模式更适合大家需要,那么不适应的模式就要go extinct. 没有问题。   
  作者提到一条free的“害处”,比如搞的传统新闻媒体都要不行了,记者纷纷失业,而民间业余记者们又没有能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想到2点:一个,是amuse ourselves to death一书里面说的,这些新闻真的有什么很大的价值么?缺乏context,缺乏相应的action item,传统新闻很多时候听来也不过是个娱乐。丢了就丢了,这些对自己不relavant的东西,丢了又如何。任何一个新科技的兴盛都伴随旧技术工人的失业,从industrial evoluntion 以来就一直如此。Nothing new here. 另外一点,I am not sure 民间业余记者就不能代替所谓主流。刚刚好昨晚在weather channel看见各种跟冬天相关的amateur video,现在手持录象的设备已经便宜到要死了(全年感恩节一个防水HD的mini video cam才55刀),大人小孩全都有,随时可以拿出来拍,从路边的traffic accident,到结冰完全冻成一个冰坨子的汽车,到穿bikini在华氏零下的雪地里面做snow angel的teenager,到穿bikini在雪地里面打“沙滩排球”的年轻人,到在雪地里面
  划canoe的小孩,(老外也太能玩了)video质量都很不错,yes有点晃悠but so what,谁会在意这些小的不便呢?这些内容跟生活更加的贴近,比天气预报员指着地图讲解要生动有趣的多了。
  所谓的害处,也许只是我们这些老人不习惯新生事物而已。新一代从这些新闻里面成长起来,未必就认为这些“新闻”不是真新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1:33:4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1:39:37
kankanxuexitiga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2:24:02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1 13:21: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