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质量
=知识宽度=
计算说明
为了测度企业专利质量,我们使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企业专利文件中IPC分类号的数量信息。依据不同专利其分类号格式有所不同。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中,IPC专利分类号格式一般采取“部一大类一小类一大组一小组”的格式,如“A01 B01/00”。具体而言,分类号的第一个字母取值范围为A一H,以表示8个大部:
- A部:生活必需(农、轻、医)
- B部:作业、运输
- C部:化学、冶金
- D部:纺织、造纸
- E部:固定建筑物
- F部:机械工程、照明、采暖、武器、爆破
- G部:物理
- H部:电技术
第2至第3个数字表示大类,第4个字母表示小类,大组和小组之间用“/”隔开。在外观专利中,专利分类号则为“大类一小类”的格式,如“01-00”。为了充分利用每一种专利的分类号信息,定义了专利知识宽度以反映专利质量。
首先,我们认为,仅采用专利的分类号数量并不能准确区分出一项专利所包含分类号之间的内部差异,反而会对专利质量的测度产生偏误。例如,一项专利共有三个分类号A01B02 /00、A01 B02/10、A01B02/20,而另一项专利也有三个分类号: A01 B02/00、A02B13/00、B35D13/20 ,这两项专利虽然专利分类号数量相同,但由于第一项专利只利用了A01B02的一个大组信息,而第二项专利则利用了A01B02、A02B13、B35D13这三个大组信息,显然第二项专利所运用的知识宽度要大于前者,因此,其专利质量相应也更高。
为了尽量减少这一偏误,参照产业集中度的测算思路,采取大组层面的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HHI)的逻辑思路对其进行加权,企业专利知识宽度的具体计算方法为:
其中,α表示专利分类号中各大组分类所占比重。可以看出,patent_ knowedge 越大, 各个大组层面的专利分类号之间的差异越大,即表明企业创造专利所运用的知识宽度越大,其专利质量可能就表现为越高。
在计算了基于专利层面的知识宽度信息指标之后,根据“企业一年份一专利类型”这三个维度,将申请和授权专利层面的知识宽度信息加总到企业层面。为此,我们采用两种类型加总方法:一是均值法;二是中位数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只估算了企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质量,没有估算外观设计专利的质量。这是因为外观设计的专利分类号体系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截然不同,所以无法计算出外观专利准确的知识宽度。
参考文献
[1]张杰, and 郑文平. "创新追赶战略抑制了中国专利质量么?." 经济研究 53.5(2018):14.
数据说明
数据对象:全部A股数据区间:1992-2022年
专利统计口径:上市公司本身和子公司
最终结果包含申请和授权结果
结果说明
数据截图
各年数据量(只包含当年至少有专利申请或授权的样本)
描述性统计
相关性分析
附件下载
经管之家:momingiqmiao7
欢迎关注,分享更多实用的数据,独家发布,严禁转载获利,转载必究,有任何问题在可以帖子下方回复,及时回复
注意:支持经管之家和微信购买(账号同名),其他渠道购买无质量保证和售后保障,批量购买可享优惠
【关注】【帖子索引2022年】【帖子索引2021年】【使用常见问题】
【点击查看更多帖子】【Stata软件下载】【Stata免费学习资料】
补充内容 (2024-10-4 23:19):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991540-1-1.html
【推荐】上市公司专利质量指标计算Stata代码(1990-2023年)申请和授权 知识宽度